歷史文章列表
2017-06-23 18:42
酒精為什麼會傷害肝臟?主要是酒精的高熱量會造成肝細胞裡三酸甘油酯堆積,引起脂肪肝,進而發生脂肪肝炎、引起肝纖維化。此外,酒精經肝臟代謝,其代謝產物也會對肝細胞造成傷害。從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肝臟病理組織上,可看到肝細胞內會有三酸甘油酯堆積,周遭會發炎、纖維化、硬化,還會造成自由基產生,刺激肝臟內「星狀細胞」的產生,而星狀細胞正是發動肝纖維化的關鍵細胞。脂肪肝患者中,就有一部分族群是酒精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另一部分則是肥胖等非酒精性因素引起。如何分辨?除了問病人病史、飲酒量外,酒精性肝炎患者的抽血檢驗數值會有些特徵,包括GOT比GPT高2倍到3倍,丙麩氨轉脢(r-GT)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也常合併
—————
2017-06-23 18:42
酒精為什麼會傷害肝臟?主要是酒精的高熱量會造成肝細胞裡三酸甘油酯堆積,引起脂肪肝,進而發生脂肪肝炎、引起肝纖維化。此外,酒精經肝臟代謝,其代謝產物也會對肝細胞造成傷害。從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肝臟病理組織上,可看到肝細胞內會有三酸甘油酯堆積,周遭會發炎、纖維化、硬化,還會造成自由基產生,刺激肝臟內「星狀細胞」的產生,而星狀細胞正是發動肝纖維化的關鍵細胞。脂肪肝患者中,就有一部分族群是酒精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另一部分則是肥胖等非酒精性因素引起。如何分辨?除了問病人病史、飲酒量外,酒精性肝炎患者的抽血檢驗數值會有些特徵,包括GOT比GPT高2倍到3倍,丙麩氨轉脢(r-GT)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也常合併
—————
2017-06-22 10:28
台南下營又爆出禽流感,撲殺3.4萬隻雞,民眾在採購時是否有猶豫,吃雞肉、鴨肉會得到禽流感嗎?...
—————
2017-06-22 10:28
衛生福利部公布2016年國人10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35年居冠,去年奪走47,760條寶貴性命;心臟疾病排第2位,與去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與去年相比,肺炎與腦血管疾病順位對調,竄升第3位。
今年10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居死因之首的癌症部分,死亡人數47,760人,占所有死亡人數27.7%,每十萬人口就有203.1人因癌症死亡。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
—————
2017-06-22 10:27
這波梅雨即將結束,高溫炎熱天氣接踵而至。夏天除了要預防中暑,更要預防突發心血管疾病。不論是否已知有無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發生胸悶胸痛、心跳快、呼吸喘、身體虛弱等情況,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別以為只有冬天才是心臟病好發的季節。
心臟最適宜的氣溫是攝氏22到25度,氣溫太高或太低,都會讓人體交感神經亢奮,容易造成動脈血管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進而引發心肌梗塞。夏天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比平時增加,心臟負擔變大,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就可能出現冠狀動脈或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另外,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因此不可不慎。
—————
2017-06-20 12:46
衛生福利部今(19)公布2016年國人10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35年居冠,去年奪走47,760條寶貴性命;心臟疾病排第2位,與去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與去年相比,肺炎與腦血管疾病順位對調,竄升第3位。
今年10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居死因之首的癌症部分,死亡人數47,760人,占所有死亡人數27.7%,每十萬人口就有203.1人因癌症死亡。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
—————
2017-06-20 12:45
這波梅雨即將結束,高溫炎熱天氣接踵而至。夏天除了要預防中暑,更要預防突發心血管疾病。不論是否已知有無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發生胸悶胸痛、心跳快、呼吸喘、身體虛弱等情況,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別以為只有冬天才是心臟病好發的季節。
心臟最適宜的氣溫是攝氏22到25度,氣溫太高或太低,都會讓人體交感神經亢奮,容易造成動脈血管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進而引發心肌梗塞。夏天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比平時增加,心臟負擔變大,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就可能出現冠狀動脈或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另外,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因此不可不慎。
—————
2017-06-09 15:49
食藥署統計歷年資料發現,每年的5月到10月是國人食品中毒發生的高峰期。去年食品中毒案件肇禍前三名依序是:諾羅病毒、仙人掌桿菌、沙門氏菌。
炎炎夏日,許多民眾喜愛食用貝類、海鮮水產品,卻可能因為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的風險,一旦未徹底加熱後再食用,極容易感染諾羅病毒,上吐下瀉。至於仙人掌桿菌由於普遍存在環境當中,也容易因交叉污染而被吃下肚,尤其食品只要在20度以上環境、放置時間過長,仙人掌桿菌就會大量孳生;沙門氏菌感染則常發生在因為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雞蛋製品,或牛奶、肉類等保存不當而引起。
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如下:
1....
—————
2017-06-09 15:48
食藥署統計歷年資料發現,每年的5月到10月是國人食品中毒發生的高峰期。去年食品中毒案件肇禍前三名依序是:諾羅病毒、仙人掌桿菌、沙門氏菌。
炎炎夏日,許多民眾喜愛食用貝類、海鮮水產品,卻可能因為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的風險,一旦未徹底加熱後再食用,極容易感染諾羅病毒,上吐下瀉。至於仙人掌桿菌由於普遍存在環境當中,也容易因交叉污染而被吃下肚,尤其食品只要在20度以上環境、放置時間過長,仙人掌桿菌就會大量孳生;沙門氏菌感染則常發生在因為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雞蛋製品,或牛奶、肉類等保存不當而引起。
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如下:
1. 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需徹底洗淨雙手,有傷口要包紮。
2....
—————
2017-06-09 15:43
高齡族群普遍有掉牙、缺牙、吞嚥困難等問題,台大醫院觀察發現,因為「咬不動」,台灣老人家攝取下肚的熱量、膳食纖維、維生素E、鈣、鎂、磷、鉀等營養素,只有常人的約5至6成,如何讓老人家吃得下、吃得到營養,營養師提供幾招小訣竅,食材以質地軟的魚肉、瓜菜類為主,料理方式則首重燉滷煮。
根據統計,至2015年年底止,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有294萬人,占總人口的12.5%,預估2025年更將逼近500萬人,而隨著老年人口的快速成長,慢性病與功能障礙的盛行率也將攀高。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發表其老年營養研發中心設計的樂齡CGT飲食,針對常見食材研發合宜的家常製備方法與料理標準,讓老人家能吃出營養、吃出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