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生活,豐富人生
藥物成分、賦型劑、添加劑 恐致不良反應
2013-08-30 14:23藥物過敏可說是藥物不良反應中的一種。藥劑部藥師劉采艷表示,造成藥物過敏反應可能來自於藥物的主要成份,也可能來自於藥物的賦型劑、添加劑物。建議民眾服藥後,若發生過敏反應時應立即停藥、回診就醫較妥當。
劉藥師指出,賦形劑指的是糊精、澱粉及纖維素等成分,使用的目的是為增加藥物均勻性、穩定性,以及減少藥物的刺激性、不良氣味等,原則上,理想的賦形劑通常是無毒性、抗原性、熱原性、刺激性及溶血性,而且無藥理活性,不會去影響到主藥的療效。
劉藥師進一步指出,添加劑指的是防腐劑、調味劑、著色劑、抗氧化劑、溶劑等成分,使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延長藥物的保存期限、改善品質、提高營養價值、調整味覺,或者是方便製造等。
少數患者服用藥物後往往會出現過敏反應,輕微者可能只會造成皮膚紅疹、蕁麻疹、浮腫、皮膚搔癢等症狀,但嚴重者就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血壓降低、心跳減緩,以及眼睛、口腔、鼻黏膜充血等症狀。
藥物過敏反應可分成立即型、延遲型兩種,前者的過敏反應可能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出現,對患者來說可能會有很大的風險;後者的過敏反應則在幾天內發生。其實民眾用藥也不用太擔心,只要遵照醫師指示服用即可,因為所有市面販售的藥物都經過三期人體試驗,試驗後經證實具有安全性才能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