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生活,豐富人生
覺得病情好轉就停藥是錯的?英國期刊:不一定
2017-07-28 12:52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發佈警訊,如果病患的疾病需要抗生素治療,務必按照醫師指示的天數療程服用完畢,即使療程中症狀都消除了還是要繼續吃,才能確定體內的病原體完全被消滅。
不過,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出的最新研究,英國布萊頓薩塞克斯醫學院)的感染科專家Martin Llewelyn在最新的研究中比對了抗生素療程與其療效、抗藥性之間的關連,發現縮短療程的成效並沒有比較差,也不會引起抗藥性。
Martin Llewelyn表示,「對抗生素敏感的病原體會被其他有能力抵抗的病原體取代,而這些病原體未來會持續引發感染。」也就是說,服用抗生素的時間愈長,那些有能力抵抗的病原體反而越容易在人體內滋長(抗生素幫忙排除了競爭者)。「我們鼓勵政策制訂者、教育人員和醫生與民眾溝通時,停止宣傳『完成療程』。」
不過,Martin Llewelyn的研究也強調,若人體的免疫系統已經遭到破壞,或者病菌生長緩慢、具有潛伏期,病患仍有必要延長抗生素的療程。另外,根據《聯合早報》,愛丁堡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馬克 伍爾豪斯表示,「目前的抗生素用量高到難以維持的程度,醫生必須改變現有的處方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