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豐富人生


飲用水調查 竟檢出驅蟲劑

2013-04-24 11:00

 

 

環保署首度調查藥品與美容保健品在飲用水中的殘留量,日昨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台所抽樣的7個淨水廠水樣,都可檢出鎮熱解痛劑、驅蟲劑、防曬劑與美容保健用品等4類藥品成分,雖然含量極低,但醫師指,這些成分不會因自來水加熱而揮發,須加裝有活性碳的淨水設備才能去除,政府應在水源區進行管制、防止污染。

環保署去年委託台大針對6大類17項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濃度進行調查。經抽檢基隆新山、台北長興、新北板新、台中豐原、高雄澄清湖、高雄小坪與金門太湖等7個淨水廠的300多個樣本後,發現未處理的原水含鎮痛解熱劑、驅蟲劑、防曬劑與美容保健用品等4種成分,經過淨水廠處理後的清水,仍有檢出這些物質。 

環保署毒物管理處處長袁紹英說,檢出原因主要是民眾到戶外使用這些藥品與防曬品,在河川洗手或亂丟空罐,相關成分經雨水滲透到土壤地下水中。 

他強調,檢出濃度都很微量,每公升最高只有數十奈克,對人體健康不會構成危害,「未來會持續監測,必要時會評估納入管制。」新北市民眾羅敏儀說,水中有這些成分聽起來很可怕,「希望主管單位能多加監測或管理。」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水中檢出這些東西,就表示這些藥品濫用很嚴重。 
這次檢出的驅蟲劑成分具刺激性,會導致水泡性皮膚病。美容保健用品的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成分則會促進乳癌細胞增生,並導致男性不孕。

—————

返回



Create a free website Webn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