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生活,豐富人生
當人體空腹時,胃中之胃酸呈強酸性,故與其他部位相比,僅有少量細菌能夠存活,即使乳酸桿菌、鏈球菌、酵母菌等耐酸性菌,在胃液中每公克也僅有一百至一千個。當食物進入胃時,酸性減弱,菌數在胃液中每公克會急遽增至1萬至1億個,此時除了原有的細菌外,胃中又增加了許多由食物或唾液帶來的細菌。當胃液增加而酸性再增強時,不耐酸菌將會死去。因此,由口中送入胃內的細菌多數無法再往腸道移動。
食物經消化後,移入十二指腸,在移動過程中,因有膽汁等分泌物加入,因此菌數無法再增加。進入十二指腸的細菌主要為乳酸桿菌、鏈球菌等。而營養素的吸收是在小腸內。小腸內,因為有強鹼性的膽汁、胰臟液、小腸壁的分泌液等,經常呈鹼性狀態。
食物自十二指腸移入小腸下部位時,菌數開始急速增加。即使空腹,菌數亦為十二指腸的十至一千倍;主要原因是食物通過時速度變得比較緩慢,又被腸液中和導致缺少強酸抑制,因而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在此同時,小腸上部的乳酸桿菌、鏈球菌以及、雙叉乳酸桿菌、真細菌等亦會繼續增加。
真正能夠耐胃酸及耐膽鹽的乳酸菌才是好的乳酸菌,因為乳酸菌在食用到體內後必需能順利通過強酸及強鹼的環境到達腸道裡,並附著在腸道內生長發揮功能。
友好聯結 : 台灣乳酸菌協會 www.talab.org.tw/knowledge.htm
乳酸菌國際科學協會 https://www.isapp.net/